◆采访/田媛 文/田媛
黄建伟,男,1996年从南京外国语学校毕业,考入金沙js800000无线电工程系。2000年获金沙js800000信息工程学士学位,并保送至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尤肖虎教授。2001年赴美留学,2003年和2005年在美国西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现为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学系教授兼网路通讯和经济学实验室主任,2016年被选为IEEE Fellow,以表扬他在无线通讯网络的资源管理及分配机制上的重大贡献。
“在1996年高考结束后,我选择了东大的信息工程专业,那时可以说是有备而去的。”黄建伟这样告诉我们。因为父母都是科研工作者,他们对科研严谨求实的态度悄悄影响了少年时代的黄建伟,工科氛围的家庭环境也让那时的他比同龄人多一份求知欲和探索心,“中学时代我就了解过信息工程,非常感兴趣,作为江苏人,我的首选当然是东大。”
带着“从小立志做科研”的初心,黄建伟于2000年从金沙js800000毕业,回想起那时,他十分感激地说道,“母校是我科研之路最初的起航地。”此后的十年是他在科研之路上飞奔的十年,也是一段不停地探索自我的黄金时代,他先是于2003年和2005年分别获得了美国西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紧接着,又在2005年至2007年间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在2009和2010年的时候,又分别与瑞士洛桑高等联邦理工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访问学者。
如今,他是教授,网络通信和经济学实验室主任。谈起在做的研究方向,黄建伟先笑着卖了个关子,“我跟经济学的说我们是做网络的,我跟网络的说我们是做经济学的,我们的文章有的发在工科的期刊上,有的发在商科的期刊上。”见我们一头雾水,他又解释道,“其实我在做的比较特别,它叫做网络经济学,是通讯网络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的网络里面出现的一些新兴的经济学问题。”其实,他在本科时一直在做的都是传统的通信项目,他的毕业设计的指导导师是金沙js800000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教授,“尤老师在那时指导了我很多,不论是学科基础还是科研思维,都让我获益许多。”而一直到美国读书时,黄建伟才因为导师的课题而接触到有关通讯网络的交叉学科,“也是一个非常机缘巧合的机会,在那之前,我从没想过我会去学习经济学,而当时的我在面对庞杂的新知识时,也并没有感到畏惧,我只感到好奇。”
在采访中,黄建伟不止一次地提到,“要保持好奇,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好奇心,这三个普普通通的汉字,不断地像新鲜的血液一样涌动在他的身体里,因为杰出的科研素养和灵动的思考认知,黄建伟获工程学国际权威组织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颁授的2016年度院士荣衔,这项荣誉在每年只有不多于0.1%的会员获得。在生活里,黄建伟的兴趣爱好也将他的好奇心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兴致勃勃地聊起了最近自己的“睡前读物”《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并且就其中一件已承载万年的文物作品与我们探讨一番,“我想要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这也算是一种好奇吧。”他笑着说。此外,黄建伟还对美学颇有兴趣,在采访中,他还就台湾知名作家蒋勋和他的美学研究与我们畅谈一二,关于他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是如何培养的对人文社科类话题的兴趣,他这样告诉我们,“虽然年少时也读过不少文学类书籍,但真要说起来,母校的人文素质系列讲座应该算是我真正的思想启蒙了,在那些讲座上,当时作为学生的我们有了面对面地与那些大家交流的机会,也因此有了更加深刻的切身感悟。”
科研是黄建伟的工作,教学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而如何育人也是他作为老师深思熟虑过很多次的事情。“在每一位博士生来之前,我都要和他们谈很多,要谈你为什么而来和你想获得什么’。”因为研究方向是交叉学科这一特殊性,有些博士生在面对新的知识时会稍显发怵,这时候黄建伟又会送给对方一颗“定心丸”,“在我的认知里,只要你肯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件事,那没有不会成功的。”正是带着这种笃定和信任,黄建伟一度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讲到这里,他十分动情地说道,“我很爱我的作,不管是科研还是教书,真的,我认为再没有任何种职业,可以让人有如此大的满足感。
在聊到对如今正在金沙js800000求学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人生建议时,黄建伟仔细思考了一阵子说,“人生建议倒谈不上,但是有几句肺腑之言我可以与大家一同分享,那就是要做一个多维化的人,不要盲目地拒绝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可能性。学习是基础,在此之上,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就会发现,生命要比我们所触及到的广阔许多。”
“成为一个多维化的人”是黄建伟在采访中多次向我们提到的一句话,“你带着发现的眼睛去看,你就会发现这世界和以前有点儿不一样。”他笑着说。在他看来,生命如同一台天平,一端是本职,另一端盛放的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美和想象。
(本文转自《百年东南紫荆情深——香港回归20年 20位香港校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