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李春国教授的办公室,视线便被养在大大小小矿泉水瓶中的绿萝吸引。这充满着生活情调和盎然生意的办公室就属于眼前这位挂着副黑框眼镜、笑得一脸憨直的青年工科教授。
大一最关键,学习最重要
“大一最关键,学习最重要”,这是李老师在大学第一学期遇到的某位学长给他的赠言,也是李老师给本科生的建议。在李老师看来,大学和高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学生活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更高。在大学里,有必要去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提升自身素质。但同时更需要明白,学习才是主心骨。大学要求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而想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关键在于日常学习习惯的养成,“每天一点点,时间长了也就多了”,细水长流可能一时比不上爆发突击,却会走的更稳更远。也正是一直以来踏实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李春国教授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兴趣驱动做科研,跌跌撞撞出成果
通信工程的知识不仅体系性强,而且抽象难懂,也因此通信工程一向在网上的专业难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不过李老师却认为,只要以较强的兴趣为驱动,想要有所突破,也能成为可能。
当谈及对通信工程的兴趣时,李老师笑言,自己对于技术的兴趣是原生的。从小长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却始终坚信 “知识改变命运”。初中点蜡学习,到了高中,为了学习更是很少回家。凭着这股执拗劲,李老师一步步地成功完成了东大无线电系(现金沙js800000)硕博连读。
在研一做课题的那个冬天,李春国教授不仅看了六十多篇英文文献,还听了许多场报告。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李老师开始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去接近甚至突破的,后来博士论文拿了最佳论文奖。“这个驱动力很大。现在想想也拿了不少更具分量的奖项,但对那时的我来说刺激很大。兴趣有时候是需要外围刺激的,这种刺激,更多的就是一种肯定” 。当问及科研工作者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时,李老师的答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不仅是尊重学术本身,更是一种自然的科研状态。而只有保持自然的心理和状态,才能问心无愧。
漫漫科研路,跌跌撞撞终成正果。回首自己的漫漫科研路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李老师分享了自己博士论文的投稿。李老师07年投了一篇论文,虽然经过反复修改,但是第一次投稿还是没被录用。这件事对李老师的打击很大,也让他很着急。不过,李老师的导师对他非常宽容,告诉他“你这个好好改改,定能成功”,在加拿大读博士后的导师发来消息“没问题,好好改改没问题。”李春国教授心理打鼓,不知导师是为了安慰鼓励自己,还是当真如此。又经过一轮反复修改,再次投稿,终于成功录用,但发表之后,心里反而没太多感觉了。不过那个场景至今仍是记忆深刻。奋斗的路上从不会一帆风顺,但坚持前进的人们,终会到达彼岸。
机会当前需珍惜,遵从内心做选择
“人生真正属于你的机会只有那么几次,要勇于争取,但更重要的是珍惜已得到的机会。”“出去历练是好事,但这并不是挖到宝贝,不能有出去一下回来就能镀金当佛祖的想法,终究还是要努力。”李老师在国外的两年里,几乎天天在实验室做课题,几乎没出过远门,仅一年就完成了常规三年的科研量。不仅如此,李老师还养成了积极沟通的习惯,他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借此提升许多。这样方方面面的珍惜,让李春国教授慢慢成为自己努力成为的样子。
不少在校生面临毕业抉择时都会感到焦虑和彷徨,记者也借此替同学们向“过来人”提问:到底哪条路才是对的?李老师认为,选择哪条路并没有对错之分,只取决于自己的价值取向——你到底喜欢什么。如果你选择的方向和心中的价值取向不一致,那么,就不会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就无法从自己的学习或工作中产生成就感。“价值取向,这还是很重要的”,这句话李老师反复说了三次。
对于选择走学术这条路的研究生,李老师建议,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定为成为某个领域的小专家。而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最基本的需要了解国际上的“学术八卦”——业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一个技术点,就像是流水,你要能从根上讲出当前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发现不足并努力做出改进”。“想要做好科研,除了自己的努力外,主动和老师同事沟通,向身边人学习也十分重要。”就像对待自己的学生尽心尽力一般,李老师总是不吝啬地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希望学生多一点收获,少走一些弯路。
奉献是一种舒服,奋斗是一种幸福
李春国教授是第八批援藏干部,作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带头人对接支援西藏民族大学,如今他时常往返于南京和咸阳。“你把爱心奉献出去,心里会非常舒服。”在李老师看来,他们(藏族孩子)确实在许多方面需要帮助,很多家庭到现在仍旧是烧牛粪,很多小孩儿一辈子都没出来过一次。他们需要持续、全方位的支持。李老师想通过团队的力量,帮助藏族孩子、老师甚至地区,取得科研上的进步。
其实,早在援藏之前,李老师就给许多同学做过“参谋”,并默默地帮助过几个因病休学的同学完成学业,入门科研。对于这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李老师一向是能帮就尽量帮。
聊到今后的规划,李老师希望加大对科研的投入 。“我才35岁,就像小孩走路一样,我的科研之路也才刚刚开始。想把技术做好,当然不是一步到位,这是我努力的方向。作为团队中青年学者的一个,也要出自己的贡献。不要太着急,自然一些,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嘛。”
就是这样一位青年教师,他做人谦逊有礼,他对待科研恒久认真,他帮助个人、支持国家需要总是默默在前,他就是仲英青年学者——金沙js800000李春国教授。